两位不同的“何野云”生卒年不同
虱母仙何野云(1325—1393年),陈友谅军师1393年已经归仙;
丰城何野云(1354—1456年),1413年之后,才根据朱棣赐词化名何野云。
身份不同
虱母仙何野云是陈友谅军师,多部古代官方史书有记载;
丰城何野云,自称是明朝朱棣国师,但无官方史书记载。但史书有记载正牌朱棣国师姚广孝,正牌钦天监监正 皇甫仲和。
元末时年龄不同
地方正史古代康熙、嘉庆和光绪三部《潮阳县志》,都记载:虱母仙从陈友谅而败,佯狂来此。
元朝末年,1363年陈友谅兵败时,虱母仙何野云是38岁;
元朝末年,1363年,"丰城何野云"是9岁儿童 。
时代不同
虱母仙何野云是在元末到朱元璋洪武时期,陈友谅兵败后,军师化名何野云,“何”寓意不让世人知道从何而来,“野云”寓意野鹤闲云。活动时间是元末至1393年。
丰城何野云1413年之前名何德宏,1413年后,自称是朱棣赐词“踪似野云”,但无史书证明,1413年之后,才根据朱棣赐词化名何野云。
据上游新闻福建讯:明代洪武年间《野云游闽地理随抄》,“据闻此手写本是元末北汉王陈友谅的军师何野云所写。明朱元璋立国之后,何野云便潜迹民间从事堪舆术,曾被漳州云霄圆峰何氏先辈请来此地择穴葬祖,在此驻过较长一段时间,写下他当时所见的史迹”。
洪武年间的《野云游闽地理随抄》,书名包含 人名 “野云”,朱元璋洪武年间的“野云”只有一人,即元末陈友谅军师化名的“何野云”。
此书不是“丰城何野云”的作品,因为他是永乐中期后才化名何野云,在朱元璋洪武年间他并无“野云”此名。
墓地不同
虱母仙何野云墓在潮阳,有史书记载,有古墓碑,现在是文物保护单位;
丰城何野云墓在丰城,2021年修建,无第三方史书记载,据说无古碑,无遗骨,无衣冠。
作品不同
虱母仙何野云的作品多不胜数,遍及粤东;
丰城何野云自称规划建明朝皇陵,但无第三方史书证明。
文章风格不同
虱母仙何野云的文章通俗易懂,平民百姓也可以看懂;
丰城何野云文笔高深,普通人不易读懂。
虱母仙何野云年龄分析目前为止,发现有几件事与陈友谅军师,虱母仙何野云相关,发生在元朝末年,如下所列:
- 与揭西仙坡杨二世祖仕崇公同在陈友谅麾下为官(揭西古代名人录)
- 揭东埔田镇车田村西门矮寨门(揭阳日报)
- 惠来寄陇村留“忠孝”石刻(宝安日报)
- 揭阳炮台镇鱼鲜街天市门(揭阳炮台网)
- 潮州田头何村公门楼(潮州市枫溪区志)
以上陈友谅军师虱母仙何野云的事迹均发生在元末,
陈友谅军师虱母仙何野云的年龄,在元朝末年1360前后,是处于中年时期。而“丰城何野云”,却还是儿童或者婴儿。
虱母仙何野云生于1325年,而“丰城何野云”生于1354年。
此外,洪武元年,1368年虱母仙指点高氏建祠堂是43岁。在五皈寺效法文天祥登沙丘望旧主陈友谅。此时,丰城何野云才14岁。
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虱母仙建潮阳和平镇陈氏祖墓,在那年,虱母仙何野云48岁,而“丰城何野云”才19岁。
以上提及的相关事迹,详情可搜索网络,下文也有相关资料,多个事迹之间相互印证。这些事迹证明自古以来传言何野云是陈友谅军师兵败后流落到此是正确的,从时间上看吻合。《潮阳县志》记载正确无误。